哪些房企去融资的名单!

作者:Bliss Office时间:2021-11-27

近日,有银行总行直接发令分行支行“充分开发国有房地产企业资源”开放国有房地产企业授信,给予专项政策支持”,并为国有房地产企业开出融资白名单。


这份名单中有保利发展、中海地产、中国金茂、远洋、铁建房产、首创集团、电建地产、华远集团、绿地控股、金地集团、华侨城、华润置业及其他符合总行准入要求的优质地方国有房地产企业。


机构偏好国企及稳健头部民企


从近日中指研究院举办的“2022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及投资策略闭门研讨会”会议记录获悉,在房企融资环境方面,融资规模大幅下滑,政策矫正修复。


报告称,房地产行业融资总规模大幅下降,结构以债券为主,单月融资增速持续为负,10 月跌至谷底;传统融资渠道同比均有下降,绿债成为融资亮点,ABS成为融资新渠道。


据中指研究院预计,明年预期融资政策矫正修复,机构偏好国企及稳健头部民企,房企策略应注重长期主义。今年9月以来,房地产融资政策不再加码,同时通过与房企的多次座谈,逐步释放边际利好信号,如银行信贷加速、支持信用债、海外债发行、ABS 发行松动等。


预期未来机构偏好的企业类型以央企国企、实力强、经营稳的头部民企以及区域龙头企业为主。对于房企创业办公室出租来说,控制规模、稳发展,长期主义、重经营等策略是房企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。


以下是中指经过风险测评,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的企业。


参会的金融机构表示,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影响较大,当前政策不确定性仍存,金融机构和房企均需要及早深入研究政策影响, 如房地产税试点城市、征收力度等。政策底逐渐显现,但购房者置业信心尚未恢复,市场走出底部还需要时间。


中央进行窗口指导后,信贷政策落实正在加速,多家机构已在执行和落地,但传导至市场端仍需过程,按揭放款和开发贷等资金到位尚需时间,且不同区域、不同客户会有差异。另外,受银行端“两道红线”影响,信贷放松的空间有限。


25家央企国企宣布融资近290亿


据了解,自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后,多位房企计划近期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。克而瑞机构数据显示,11月10日以来,共有25家房企及城投企业宣布在银行间市场融资,所涉金额达287.8亿元。


据克而瑞统计,11月10日,常州城建、北京住总宣布拟发行超短融资券,镇江城建公告拟发行4亿元的中期票据;11月11日,保利发展宣布拟发行20亿元的中期票据;11月12日,光明地产宣布拟发行5亿元中期票据,招商蛇口公告拟发行30亿元的中期票据。


值得关注的是,部分企业融资审批速度相对较快,例如小商品城11月10日宣布拟发行10亿元超短融计划,已于11月15日发行完成。


“多家企业的中票、短融等债券融资计划设立成功,显示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口子已经打开,鼓舞了市场的信心。”克而瑞分析师指出。


其进一步表示,当前发行的企业均是城投公司或央企国企,且主体和债券的评级相对较高,主要是利用政府的信用进行背书,未来能否扩大发债主体至其他类型的企业仍有待观察。


国金证券则认为,密集的发债意味着房企债券融资渠道有望逐步恢复,未来或将从央企国企逐渐惠及到民营房企。


“除了银行间市场之外,其他融资方式也有望解封,房企在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等方面或将得到有差别的放开,而ABS/ABN、REITs、RMBS等在银行间债券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有望加快审批速度。”上述克而瑞分析师指出。


11月17日,据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披露,中铁建100亿元资产支持ABS已获上交所受理;此外,绿城17.82亿元ABS申请状态更新为“已反馈”,招商蛇口20亿元购房尾款ABS状态更新为“已反馈”。


“房地产融资政策边际松动意在帮助房企缓解流动性困难,避免房企债务危机无序扩散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,而非鼓励房企重新扩大投资,同时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仍低、地方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等也有可能会制约政策松动的效果,短期内房企新增投融资难有明显放量。”东方金城分析师冯琳表示。


克而瑞机构认为,近期监管密集发声主要意在维稳,当前融资端口的破封仍是经营状况良好、资产优质企业的机会,房企仍应积极推动自身降负债,并加大现金回款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,购房者及投资信心重塑仍需持续建设。


此外,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,在融资环境有所松绑后,还应更加谨慎对待中资美元地产债市场风险,进一步顺畅还款资金汇划通路,鼓励企业债务回购,在符合境外政策条件下,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债务重组展期。


据中指研究院统计,2022年是房企海外债到期的主要年份,年度到期债务规模3560.2亿元。尤其是明年上半年是海外债到期高峰,房企将面临更大考验。按季度来看,第一、二季度合计到期分别为983.3亿元和983.9亿元。


“为应对偿债高峰,房企需开源节流。一方面,加大营销回款力度,必要时也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,通过出售项目或寻求股权合作等方式来稳定资金链、盘活自身现金流。另一方面,在投资上,房企要量入为出、审慎拿地。在管理上,向制造业学习,精细化管理,精细化运营。”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。


进入下半年,钱紧的房企拿出更多资产摆上货架。同时,恒大、佳兆业等企业的风险暴露后,更加刺激了房企对“手里有钱”的渴望,但这也改变了资产买家们的心态。


如果目前的地产大宗交易有鄙视链,大概会是这样的——写字楼>商场>酒店。买家的意愿,完全对应着未来的收益能力和再次出手的流动性。


“未来两三年,疫情的影响还不会消失。”陆易判断,对酒店市场不看好,一方面因为疫情,另一方面,中国酒店的回报,以一线城市为例,建安加土地总成本以3-4万元/平方米计算,经营现金流的回报可能只有约1%,“太低了,没有增长空间,没有退出路径,没有接盘方,就没有流动性”。


商场也受疫情的影响,同时运营难度比写字楼更高,因此,市场需求更旺盛的写字楼,是投资者眼中更优质的标的。不过写字楼也要看城市看区域,陆易说,市场偏好的,还是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物业。


目前,多位从业者均表示,大部分房企出售的资产还非核心区域。因为核心区域项目贡献的经营回报可观,还没到拿出压箱底项目的时候。“已经爆雷的除外。”一位大宗交易中介机构负责人表示,出现明显风险的房企“什么项目都可以谈。”


考虑出售资产的企业名单越来越长。除了恒大、佳兆业外,奥园、阳光城、新城、首开都有项目出售。前述中介机构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,踩中两条红线的房企都在卖项目,“区别只不过是卖的规模大和小”。


一位私募基金的收购负责人在去年已经接触过恒大资产包,他表示,那时的要价太高,而且不少项目多次抵押,收购存在风险,目前,这位负责人还了解过融创的文旅资产。


房企摆上货架的资产,多为打包出售,意图在于快速回笼资金,减少交易复杂度。不过在当前的买方市场,很难实现。“上半年,很多房企搭着卖,用优质项目带三四线项目”,陆易说,“不太可能成交,很少有机构的资金能整体买得下来,而且大家都只想要最优质的项目”。


至于买家,首先是外资。黑石、GIC、普洛斯都是被重复提及的外资机构。除了直接交易项目,外资的投资方式还包括债券。


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近期公开表示,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,通过这些美元高收益债券来增加“适度风险”投资资产。高盛团队成员称,个别房企风险事件引发的传染风险被高估,市场正在消化这一风险。


第二类买家是国内的投资机构。这类机构的钱,来源很复杂,陆易表示,背后的LP可能是各种类型的钱。其中值得注意的,专门收购不良资产的机构,其中较知名的包括瀚德集团和文盛资产。


第三类是自用型买家,但预期并不乐观。自用基本集中在写字楼市场,陆易分析,此前的买家基本是快速扩张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。现阶段,互联网企业都在收缩财务,而且不少有办公需求的企业已经自己买地了。他指的是字节跳动、B站和美团在北京、杭州、上海等地的土地交易。


此外,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也是买家之一,陆易说:“这是市场上最灵活的钱”。他举例,一两个亿的项目,几个人各凑几千万,“主要他们可以用杠杆,决策很快”。

上海靠谱的写字楼中介有哪些,blissoffice就是最靠谱的,Blissoffice实时更新包括上海写字楼的出租面积、大厦简介、交通位置、入驻企业、照片、日租金价格、售价、地图、楼盘参数和物业等相关信息。租赁电话:400-8090-550